命名归档
主要策略
技能描述与实际效果有差异 的处理策略
Details
人物或人格
经理
관리자
管理人
Manager
首先:我想我们应该也必须明确,我们的翻译在涉及到任何争议单词时,我们将永远以韩文(KR)为先。请您参考章节:选取你参考的语言
- 实际上,日韩中对但丁的称呼和脑叶中对主管的称呼是一致的,当时翻译作了主管;但我们希望区分这两者,因此寻求一个对“主管”的替代。这主要是因为这作的但丁和之前的几位大BOSS展现出的差别实在是太大了。
这并非是出于任何形式的切割目的——正相反,我们在翻译中的任何涉及到前作原文的位置都极其尊重原译法。
我们会在原文相同时使用前作的翻译原文,在原文不同时使用不和前作重复的译文。
另外,请不要再将友商的翻译截图与我们的翻译搞混,然后来让我们修根本不存在的错误了。我们暂不支持手机端。
- 我们不直接采取“管理人”或“管理者”的原因是:
- “管理人”在中文内的意义完全不同,且鲜少使用。这个词虽然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存在其他混用情况,但其主要代指法律意义上的“资产管理人”。有趣的是,在Wikipedia上搜索“管理人”,你将会被带到“管理员”条目。
- “管理员”的意思较多,参考Wikipedia条目,你会发现其在“工商管理”部分确实能和但丁的职位一定程度上重合。但我们不能否认“管理员”带来的第一印象大多不是管理公司,而是其在“电脑管理”方面的释义。因此,我们不采用此词。
- “管理者”实际上是一个相当稳健且释义极其广泛的词语。如若你将此词代入但丁角色,你会发现“管理者”并不会出现任何实质性错误。
- “管理者”实际上是对很多职位的总体代称。从董事长这种高层管理者,一直下到门店经理这种基层管理者,都可以囊括在管理者的范围内。
- 我们否决管理者的原因正是因为其释义实在是太广:广到除了在某种论证或叙述过程中,我们日常生活里完全不会经常使用这个词。
- 中文中“经理”现代汉语词典给出的解释是“企业中负责经营管理的人”,我们认为这个义项是对“管理人”或“管理者”的完全覆盖。
- 我们认为经理既可以作为一个具体职位:如“门店经理”、“部门经理”,也可以作为一个概念扩展开来,表示“负责经营管理的人”。
- 诚然,描述职位的词汇不止“经理”,还有“主管”、“科长”、“主任”、“班长”、“执行官”、“董事长”等等…… 但是,但丁体现出的状态明显更加倾向于“基层经理”这种形式。
- 而边狱公司的LCB部门目前经营着的业务正是“回收金枝”,但丁
虽然毫无威严明显负责了这项职务(注:维吉里乌斯仅是导游),也就是说但丁起到的作用确实是“经营管理”。 - 我们不认为“经理”在此处是有任何特殊性或错误的翻译方式,我们对这个词的评估与以上几个提议一并进行,并最终认为“经理”是最符合中文语言习惯的译名。
在这个讨论过程中,(与这“命名归档”整页的画风都不同的是) 我们没有经历许多犹如强权降临般的考据和论证 - 更多的是对原文的理解和感受,还有大部分人的喜好。
要知道,并不是每个词都能被百分百考据出个无懈可击的理由。你说“管理者”错了吗?其实他没有实质性错误。只是,我们不会称呼我们的上司为“但管理者”,而是习惯具体化地称其为“但经理”。
冬柏/山茶
동백/동백
ドンベク/壇香梅
Dongbaek/Spicebush
(人名/E.G.O名)
我们暂仅在这里讨论E.G.O的命名。
对“山茶”的命名:我们想先指出一点,就是三语没有各自选择“有地方特色”的翻译,三语均是正确的,并且指的实际上是相同的东西。我直接将考据粘贴过来:
동백来源是金裕贞的小说《동백꽃》,동백是江原道方言的三桠乌药,因为三桠乌药油过去拿来代替山茶花油使用所以叫这个名,有刺鼻的香味,因此也称“生姜树”,因此文章里老是提到刺鼻的味道。
日文的壇香梅=檀香梅,是三桠乌药,也就是《山茶花》里写的那种山茶花。但直接把日文汉字牵强附会成中文是完全错误的,因为在中文语境下的檀香梅指的是“磬口梅”,也就是一种腊梅花。
英文的Spicebush指的实际上是Japanese Spicebush,也就是三桠乌药。
《山茶花》写的山茶花并不是一般的山茶花,是因为那边的方言管三桠乌药叫山茶花。
以这张游戏中的图为例,金色的是三桠乌药,红色的是真正的“山茶花”,显然月计也知道“山茶”指的是三桠乌药,并且通过加入一些红色的真实山茶来表明这一点。《山茶花》中的山茶花指的就是金色的这种三桠乌药。
所以最后决定以《山茶花》原书名为参考,选择了山茶这个译名,也能更直观地看出山茶的原型出自哪里。
顺便提一下동백作为人名。동백在指植物时,对应的汉字就是“冬柏”,实际上在第四章第一部分的更新时我们就纠结了翻译作什么,因为当时并不知道会有一个同名的ego出现,所以最后为了兼顾出处选择了偏意译的山茶;在之后出现山茶E.G.O后,就改回了冬柏。
https://en.wiktionary.org/wiki/동백꽃 Wiktionary的结果也支持我们的考究。
综上,en、jp的山茶翻译是正确的,不存在各选择地方特色的说法;中文的“山茶”是经过考究后选定的,既符合出处又符合意思。网上的讨论能意识到江原道中的“山茶”就是三桠乌药已经不错了,山胡椒或腊梅 是完全的由于不知道spicebush指的是japanese spicebush的误会。已有的关于“檀香梅”的讨论是一窍不通。
感谢荧光绿、玉佩、西九时三位老师的考据(排名不分先后),以及士燮的整理。
司田
마름
舎音
Farmwatch
마름与사음是近义词/同义词,而月计在词汇的选择上不是사음而是마름的意图显而易见:比起界定角色的好坏,他们更加在意角色的过去及内心,所谓“是非功过留与后人评说”或许正是如此。又或许,在都市中,东朗并不算恶人也说不定。
日文中的“舍音”与韩文意思相通,舎是舍的日语写法。这是旧时朝鲜历史上的一种土地管理者。在韩国朝鲜时代,黑地(现代农田)的税收与管理是由这些土地管理者负责的。他们主要负责实施逐户普查、估量产量以及征收地租。尽管他们的职责与佃农(地主的农民雇员)(佃农 - 소작(小作))有相似之处,但他们在土地管理层级中的地位更高。
舎音しゃおん saǔm 朝鮮,小作地の管理人。別称マルム。旧来,朝鮮では大地主や遠隔の地にある地主は農地の管理を舎音に委託してきた。この制度は日韓併合後も存続した。
英文选择了Farmwatch,这……可能也是“田地守望者”吧,但实际上确实存在着一种称为 Farm watch 的东西,主要是一些较偏远的小农场自发组织、由当地警方支持、负责互相保卫安全预防犯罪(一般是偷东西之类的,可能还有抢劫?)的这么一个组织,英国有很多很多,相较之下我觉得“田地监察”可能更可以概括这种组织和其行为。
而据各方热心人士的进一步考 据,我们得知:不论是“마름”、“舎音”还是“Farmwatch”,其身份都是介于地主与佃户之间的一种职位,而这种职位在多数情况下都代表了“剥削佃户的恶人形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和身为叛徒的东朗十分契合。
然而,在中文里缺乏一个与“舍音”相对应的概念,能够找到较为相近的形象是“二地主”或“小地主”。但直接称为“小地主·东朗”,多少有点不像话。同样,留着“舍音”也不好,不像李箱E.G.O人格里几乎人尽皆知的“障子”,舍音这个词在简中互联网中无法找到相关的意思和解释。
有热心人士为我们提供了“野望”这一译法。即使是能想到杜甫或王绩的诗的人,恐怕第一想法也是信长的野望,用这个名字作为翻译很容易引起使用者的混乱。王绩的诗谈不上好,杜甫的诗意也和第四章(至少和东朗)不符。猜测是从Farmwatch联想到的野望,但Farmwatch在这里的意义与“野望”并不相同。况且,野望仅仅是日文中的一个词汇,与中文的野望意义不尽相同。日文中的野望有愿望或妄想之意,但中文的野望一词可是真的只有“野+望”的字面意思(参考《野望》王绩)。
以下是我们讨论的全过程(请点击详细信息查看截图):
Details
为什么之前的“归田”改掉了?
6月22日东朗的异想体故事更新后,我们发现“归田”与东朗的状态实在有很大不同。归田带着一种放弃官职、欣然还家的喜悦,显然和东朗是完全不同的。
作为参考,这是我们暂定的东朗异想体记录翻译,供各位理解东朗的情绪(请点击详细信息查看文本):
Details
后无头绪的道路豁然开朗。
那个用他惯常的微笑掩盖颤抖的目光的东朗已经不知所踪。
我现在看到的是一个为了获取他的荣耀和权力而径直地大步向前的人……
他应该为此而思考了很久很久。
在照料众生、于心灵中孕育丰硕果实的人生,和逃离九人会的阴影、如暴食般地渴求技术得到认可的人生之间,东朗似乎选择了后者。
这样做的话,他一定是直面了心中的那头令他每每感到沉重不堪的小黄牛……并亲手杀死 了它。
自从他抛弃了自己的家乡和那头小牛以来,他就一直显得十分饥肠辘辘。
饥渴地想得到认可,无休止地权衡他所抛弃的事物和他现在所拥有的事物,以及他自身那轻如鸿毛的份额。
东朗……已经找到了一种引领自己继续前进的方法,从而穿过那青黄不接的季节、结束这段饥荒、将仅剩的几粒米掠夺一空以供他咀嚼。
而现在,他似乎想把杀死我当作他行动的第一步。
为了除去最接近他眼前的属于过去的阴影。
东朗一步一步的向我走了过来……
每当他的脚触及地面的时候,陷入瘟病的万物被献祭的景象就在我眼前回荡。
豆豆帮
콩콩이파
ぽんぽん派
Tingtang Gang
关于将金塘帮修改为豆豆帮的原因:
- 根据韩文优先级,其原意即为豆豆帮;而之前翻译为金塘帮其实算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英翻老师将其翻译为金塘帮,改为豆豆帮是因为后来各位韩翻发现了金塘帮的译名进行了讨论并提议修改。
- 关于“不喜欢豆豆的豆豆帮成员”的双关,即使没有这个NPC也是不影响翻译为豆豆帮的,这个NPC的命名只是豆豆帮的论据之一;而且退一步说这也是官方的双关,应当纳入到翻译的参考内容中去。
- 同时根据剧情,主角团第一次听到这个帮派名称时都绷不住了,所以一定要是一个令人足够难绷的名字(金塘帮已经不是润不润色的问题,而是完全的脱离了原文,是一 个错误的译名)
综上所述,将金塘帮修改为豆豆帮是十分合理的。
K公司3级摘除人员
K사 3등급 적출직 직원
K Korp.Class 3 Excision Staff
K社 3級摘出職員
原本暂时定下的“K公司 3级提取人员”这一译名意思有误,因此于6.23人格预览PV发布后进行了重新讨论。 依照k社普通安保员工都以免疫系统名称指代这一前提,得知k3应该也与保护人体的功能相关,参考k3在剧情中的描述“不救助,只杀敌”,可以看出k3更像是外力治疗手段,也就是类似于药物治疗或者手术,再结合kr,应该更偏向手术的摘除、切除概念。
人体内免疫系统,除非失控,否则不会不管体内细胞死活,k3只有在重大入侵情况下才会出动,更像是紧急措施。
不救助只杀敌,不管体内细胞死活的情况,更像是外力治疗,类比进行干预和介入的药物或者手术。
经过讨论与查证,我们确认了“摘除术”这个医学术语,因此最终决定为“K公司 3级摘除人员”。
朱符
홍적
Red Sheet
紅籍
按照人物cg,红籍的符咒使用的是常规的黄纸红字(大概是朱砂或血写成),且按照KR翻译的解释,韩文并不存在红籍这么个字,大概是是月计把红字符咒缩字,变成了红籍,而JP是直接沿用了这个读音。但在简中语境下,“红符” 有可能指代红纸黑字的红色符咒,因此不能采纳,于是我们进行了进一步讨论。
在经过漫长的探讨后,我们提出了几种译名方案:丹书黄符,红字符箓,符箓,朱符,丹符。
- 否定了扩字,是因为三语(包括尽力了的EN)都是缩为了二字
- 否定了符箓,是因为三语都强调了“红色”
- 否定了丹符,是因为丹符专指“帝王的符信”,意思不符
最终,我们决定采纳“朱符”这一译名。
古时,尤其是宋朝时,端午节时期常有道士沿门兜送朱符——即画有天师、钟馗、财神、姜太公像以及画有聚宝盆、摇钱树的中堂,辟五毒的符咒,并盖有朱印的黄纸。因上有朱红的印章,所以被称为“朱符”。相传,贴挂朱符可以镇妖驱邪。
E.G.O
红艳煞
홍염살
紅炎殺
Ardor Blossom Star
关于红艳煞,根据韩翻老师对名称进行的考据,得知该韩语原文同时包含了两组双关。
一是韩文中的yan,yan可以同时翻译成火焰的焰和艳丽的艳,艳丽的艳代表的就是女性拥有极大的魅力,而火焰的焰则是代表着火。根据该E.G.O拥有者为女性(以实玛利)以及卡图和实际呈现出的效果,证明了yan是满足“艳”和“焰”两层含义的。
二是韩文中的sha,sha可以同时翻译成杀人的杀和命格中的煞,含有克己克人的意思,同时命格中含有煞,克己克人也符合E.G.O的定义。因此说明sha也是满足双关的。
在经过讨论 后,选择了“红艳煞”作为最终译名,这个译名同时包含了形容很能吸引人的魅力的“艳”以及既有杀敌效果,又能表现出作为E.G.O的“煞”字。
致智慧与苦难
토 파토스 마토스
To Páthos Máthos
ト・パソス・マソス
关于该译名的来源,出自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其中正式翻译版中提到”致那些苦难,终将化为智慧,而苦难即是智慧”,这里指出亚里士多德的本意是“苦难即是智慧”。同时奥提斯使用该E.G.O时的台词为“这段旅程一定有它的目的……”,在这个台词的情景下,致智慧与苦难选用这个翻译较为妥当,理由主要有两个:
- “致”这个单字,本身“有去往何方”之意,与旅途相互呼应,去往何方?去往苦难与智慧通晓之处,合情合理,自圆其说。
- 为何是“苦难”与“智慧”,而不是“苦难”铸就“智慧”?从《修辞学》的原文角度而言,亚里士多德的本意是”苦难即是智慧“,因此二者之间应该属于同位而均等的关系;从翻译信达雅角度而言,苦难与智慧代表着两种概念的隐含联系,这种联系不是直接摆在台面上说明,而是蕴含在两个词的词义之中的,既不会过于浅显,又不会过于晦涩,而加之最前面的一个”致“字,给予整个名称一种书信式的神秘感,让整个译名更朗朗上口,具备可读性
同时,奥提斯出自名著《奥德赛》,但月计又对其进行了深化与理解塑造。边狱公司中的奥提斯只是一名经历了烟霾战争的士兵,对战争应当也有一定的心理阴影,而她将这场不可理喻的战争合理化的方式就是将其 歌颂为“锻炼自身智慧的考验”,以及“证明自身能力的征途”,这更像是奥提斯在同时感谢施加给自身的苦难和自身的智慧两方。
根据以上讨论,选择将其翻译为 致智慧与苦难 。
一生炖菜
평생 스튜
Lifetime Stew
一生シチュー
一生炖菜,即一生炖或一生炖菜,目前暂定翻译为一生炖菜。
首先,请允许我解释该E.G.O的来源。其来源于中世纪欧洲的一种烹饪方法,可以将其称之为“万年炖”、“终生炖”等。
以下附上namu wiki的原文链接,以及一部分概述:
만년 스튜(perpetual stew), 영구 수프(forever soup) 또는 사냥꾼의 솥단지(hunter's pot)는 중, 근세 유럽에서 스튜의 내용물이 줄지 않도록 계속해서 솥단지에 여러 가지 재료를 넣고 불을 지폈던 것을 가리키는 말이다.[1]
이러한 솥단지는 밤낮을 가리지 않고 여행객에 음식을 제공해야 했던 일부 여관에 종종 존재한 것으로 알려져 있으며, 정해진 조리법 없이 채소, 허브, 과일, 사냥으로 얻은 고 기(game meat) 등을 형편에 맞는 대로 집어넣고 물이나 에일로 양을 맞추었다고 한다. 한번 끓인 솥은 바닥을 보이는 일 없이 몇 년이고 유지할 수 있었기 때문에 '만년', '영구'라는 별명이 붙었으며, 여러 가지 재료들이 매우 오랜 시간 푹 고아지고 여기에 365일 유지되는 불맛이 더해져 특유의 풍미를 갖고 있었다.
简言之,“万年炖”的由来可以粗略概括为:由于当时部分欧洲旅馆需要常年不分昼夜地向客人提供餐食,以至于他们需要不间断地烹饪食物。从而产生了“在旅馆内放置一个炖锅,并通过随时添加食材而保证锅内永远有菜、即无论何时都能随时上菜”,这一独特的烹饪方式。
回归到翻译中
在过去的版本中,对于该E.G.O的译名一直难以得到完美的解答。翻译时先后采用过“一生所饪”,“生而为饪”这两个译法。
- 如果采用“生而为饪”,意思将更偏向:自出生起就是为了烹饪。
之所以推翻“生而为饪”,是为了规避众所周知的太宰治,以及无法使所有人信服。
- 如果采用“一生所饪”,意思将偏向:一生只烹饪这一道菜。
之所以推翻“一生所饪”,是因为我们无法确认该E.G.O的异想体原型“冠汤翼蜥”的详细信息,并且同样无法使所有人信服。
从理解和润色上来说,两者都有迹可循,但又都无法完全说服对方。面对这样一个有争议,译者的想法不尽相同,且无法查证过多信息的E.G.O,我们最终决定采取直译的方式,选择了“一生炖菜”这一完全直译自原文的译名,以确保原文所具有的多种解读方向并不会因为我们的轻率决定而产生偏离。
或许等待二号线开启,就会有原型异想体的实装,到时候我们就可以轻松地获得相关信息而非把时间浪费在考据和争论上。
冠汤翼蜥
冠汤翼蜥是E.G.O一生炖菜所对应的异想体。
바질리스프크 - basilisoup - バジリスープク
关于“冠汤翼蜥”


在此,请首先容许考据者以一个韩翻的身份结合英语原文指出一个知识点。
该异想体的英文为basilisoup,曾一度在讨论中诱导我们来到了stone soup的故事上。 但在看到韩语原文后,通过比对韩语所对应的发音,我们得出了该异想体的正确英文名字应该是:basilisoupk,即basili+soup+k。这是因为韩语将basilisk分为basilis+k,然后在中间借一个S加入soup成为一个合成词basilisoupk。
具体过程如下:
바질리스 크=basilis k 수프=soup 바질리 스프 크=basili soup k
或许会有人问:明明수프和스프的韩语不是一样的,你又是怎么确定这两个是一样的呢?
我的回答是:请将以上三个英语单词读一遍,你会发现其是相同的(真诚)
为何推翻了“鸡蛇汤罐”?
关于之前使用的“鸡蛇”,严格来讲basilisk并不能称之为鸡蛇。真正的鸡蛇叫做Cockatrice,而basilisk的正确译名应当是翼蜥。但在人们的口口相传中,鸡蛇与翼蜥逐渐被混淆,现在多将两者均称之为鸡蛇。翼蜥的形象为三尺高、有着蛇尾巴和牙齿的公鸡,也是希腊和欧洲传说里的蛇类之王,该描述与ego卡面完全吻合(背景中形似公鸡的ego原型、缀有鳞片纹路的下装与权杖模样的武器)。也就是说——在这里无论是采用“鸡蛇”还是“翼蜥”,其实都是可以被接受的。
而月计为什么会想到汤,这部分则是取自英语的谐音:basil soup。basil,意为罗勒,词根则来源于希腊语中的“国王”。很多食谱作者将罗勒看作“药草的国王”。另一个语源学认为罗勒来自拉丁语单词“basilicus”,意为龙并且源自于蜥蜴。在ego卡面中,罗勒表现为背景中汤汁里的绿色叶子。
命名具体过程
首先,我们认为,soup是原文中存在的,这个不应该舍弃,“罐子”这个概念是立绘里的,可以不强求。 其次,鸡和蛇两个意象本质上是中文依其所描绘的形象翻译的,并没有实际所指,而词源希腊语“Basiliskos”的含义是“国王”,这更一步说明,“鸡蛇怪”也就是看图说话,那我们也可以选一个在此处更贴切的方案,而蛇在立绘中的特色远没有蜥蜴突出,所以我认为“鸡”“蛇”都不是必须呈现的字眼。
头上套了个罐子不能消除其作为生物的特征,所以宜用“怪(或之类的有生命名词)”,较“汤/罐”这种无生命词更好。
最后,我给出的答案是冠汤翼蜥:
a.如前所说,该异想体是生物,从辛克莱的足甲来看,和蛇是相悖的,检索翼蜥也能反推basilisk,这个词源应是可靠的,而且“翼”也与立绘中的翅膀对应起来,所以我把“翼蜥”作为中心词放在词尾。
b.“冠汤”中,“汤”是basili-soup-k中的必要成分,不多讲了,“冠”的理解,我是这么考虑的:
1.辛克莱手中权杖是长着鸡冠的,和这个形成了照应,和basilisk相似的还有鸡冠蛇等,“冠”与“翼”相互映衬,对应了怪物作为禽类的特征
2.“冠汤”的字面理解,是一脑袋汤,那么头便成为盛放“汤”的容器,也就是“罐”,但有点勉强,这也是我们对选“冠”还是“罐”最后的顾虑。
*3.“冠汤”与“灌汤”同音,联想到食物,无论是灌汤水饺还是灌汤包,都是面皮里面装汁水+肉+菜的组合,立绘中怪物白色的皮肤,可以视作面皮,肌肤撕裂之下渗透的红色与绿色,则是“馅”(这一条有强解读的嫌疑,但我们还是放在这里。)
美味苏打
소다 - soda - ソーダ
关于美味苏打,我们明白原异想体名为“韦尔奇乐汽水”,也明白这里的原文明 显就只有“汽水”,根本没有什么“美味”。
但是我们发现:
- 1:本EGO名来源于“韦尔奇乐汽水”的EGO装备(脑叶时期),而非“韦尔奇乐汽水”本身
- 2:脑叶的本地化将“韦尔奇乐汽水”的EGO装备译作“美味苏打”
- 3:若是贴近原文,脑叶的翻译其实应该是“汽水”
- 4:但既然事实并非如此,且我们也想表述出这个EGO是来源于脑叶时期的,我们还是对标了原本的翻译“美味苏打”
陆生鮟鱇 肉食提灯
고기초롱 - Meat Lantern - 肉の提灯
说在前面:请优先点击展开阅读以下文段
- 原译者老师的原因说明
Details
突然插手提出修改译名这件事的原因有两个。
一是脑叶公司的陈旧翻译确实是作为翻译圈子的遗毒存在已久,不仅零协会会处处受其限制,我也作为到现在唯一一个还在关注月计的前组员时常因为对其进行的批判感到难过(我认可这份翻译是应该批判的,但也请理解就算我再如何让自己理性也难免被冰冷的语言刺痛);
二是在批判的声音一直存在的背景下,我担心零协会仍然遵照老的错误翻译进行工作会受到质疑的声音,而这些质疑难免会消解老师们的热情。
综上我决定借这次“陆生鮟鱇”译名的修正来推进对过去老旧翻译的翻新,在此基础上我提出可以用“这是原译者的意愿”来协助零协会在面对质疑的时候拿出修改的依据。但我的目的至始至终都是希望大家能够在一个更和平的环境中进行友好的交流,使用我的言论来与那些持相悖意见的人进行辩驳乃至演变成争吵实在与我的初衷背道而驰,希望大家也能都冷静一些,理智地看待不同的声音。
在我看来两种翻译并没有必要非得分出谁是更好的,仅是大家对“好的翻译”有不同的看法,我支持零协会推陈出新,用正确的翻译替代过去的错误的正当性,我也尊重玩家群体按照自己的喜好沿用过去的译名,这两者之间并不是你死我活的关系。
站在零协会的角度,眼前的两个选择无非是“或许更好但有争议”,和“或许并不完美但绝不会错”,而作为能够在社区中起到一定主导作用的组织 ,选择更为稳妥的处理方法是非常可以理解的。
希望大家也能够继续支持零协会的优质工作,也请理解零协会所做的并非是强行要求各位改变自己一直以来的认知,仅是做出了相较而言更为正确,更为无可指摘的翻译之路而已。
- 零协会原因说明
Details
致各位朋友们,平心而论,论起我们的实际观点,其实远没有很多朋友看到的那么极端。但由于情绪的影响下,导致我们的表述失去了应有的随和,因此最终呈现出来的内容,可能会略微有失偏颇,让各位产生了误会,实在抱歉。事实上,比起很多辩经似的“范例说明”,我们其实更希望大家多关注我们所表达出的愿景。
遗憾的是,文字的表达显然有其局限性,引起诸多的误解恐怕也是在所难免。但无论如何,恳请诸位放心,零协会后续的运 行,仍将以我们的稳定为第一要务,来给大家持续提供质量可控的模组。
关于有些朋友提到的有关翻译的公开投票和相关问题:组内已经在对各方翻译进行探讨和考量,相信以后一定会给各位一个满意的答复。
我们这次的初心,仅仅只是想为自己争取一点点做自身理解和更改的空间,而绝不是打算对旧的翻译进行猎魔和连根拔起一般的净化。我们也是玩家,和其他人一样,深知流传下来的那份重量。
此后,我们必然会以求同存异作为核心理念,充分集合并发挥组内外的力量,脚踏实地的做好以后的翻译工作。请各位相信,我们的根本目的,从来都是用最好的翻译,让所有人都获得最佳的游戏体验。
在此,再次感谢各位长久以来的支持与鼓励。
此致
此译名仍在讨论中
源于脑叶公司的旧译名“陆生鮟鱇”拟变更为“肉食提灯”。
首先,我们将对基础情况进行说明。
- 我们的翻译方针:
- 尊重原作(的中文)翻译。月亮计划三部曲联系非常紧密,我们不应破坏其一致性。视情况而言,与原作翻译正当性相比(我们意识到原作翻译可能存在问题),玩家观感一致性将被优先考虑。
- 尊重原文一致性。原文(尤其是韩文)一致的文本,其译文也应该一致。
- 更改此项译名的契机:
- 于24年1月5日晚,瓦尔普吉斯之夜堂吉诃德新人格公布后,接脑叶公司此译名原译者建议。在我们讨论后,我们认为依照韩文进行改动是可行的。
- 于24年1月5日晚,原译者提出建议后,接Wiki维护者新译名建议。
我们决定尊重原译者意愿,更改旧译名。诚然,我们看到许多朋友喜欢旧译名“陆生鮟鱇”,但依照原译者意愿 和我们自己对翻译理念的倾向,我们依然认为应该尊重原文(尤其是韩文)的本源意义。
我们认为原译者的提议优先于表面观感一致性,并符合原作原意翻译正当性。
因此,我们在其他老师的帮助下,着手新译名。
我们将新译名定为“肉食提灯”。
首先,原文的前一半“고기”可以泛指所有的肉类:对此分别提出了肉质与肉食两种翻译想法,我们最后选择了肉食。
- “肉食”起到双关的作用。
- 肉食本身可以指肉类食品,对应韩文“고기”的本意:“用以烹饪和食用的鱼类肉类”。
- 其同时也暗指食肉动物,指此异想体以人类为食。
- “肉质”在此处较为平庸,也足以尽到尊重原文的义务。在权衡之后放弃肉质,采用肉食。
第二,原文的后一半“초롱”在此处应取“灯笼、纸灯、灯彩”的原意。
值得一提的是,参阅脑叶日文原文,您会发现其日文原文应是“肉の灯篭”,但脑叶设定集上的翻译却是“肉の提灯”。在脑叶设定集上,也出现了如下脚注:
我们观察到,日文社区仍惯用“肉の灯篭”,但从活动先导PV的日文字幕文本来看,其官方定名应该已是“肉の提灯”了。(注:此处撰写时间为1月5日,当日公布的PV内还未出现完整人格名称)
以上是我们对“肉食提灯”本身的论述。下面,我们将扩充一些 能够支持我们的额外情报。
在讨论和研判了许多意见之后,我们进行了后续的信息收集。现随着1月8日公告中异想体 肉食提灯(陆生鮟鱇)对应的E.G.O全名 “脑叶公司E.G.O::提灯 堂吉诃德” 的放出,出现了新的重要证据。
首先,我们于1月6日及7日阅读了很多来自大家的建议。我们仍然认为用“肉食”替代联系过于遥远的“陆生”是可被接受的。因此我们所讨论的最重要的折衷方案,是保留形象地形容了该异想体外貌的“鮟鱇”,并将其翻译为“肉食鮟鱇”的可能性。(即对“鮟鱇”的去留进行讨论。)
接下来,我们将列举两方面证据。
[一] 巴士本作异想体 妖精提灯
妖精提灯异想体于2023年9月上线,对应了现在的一系列妖精提灯E.G.O。
然而,我们早在7月就发现,该异想体的预载文本就已经存在。当时,游戏内的预载文本是“요정 아귀”,而“아귀”正是“鮟鱇鱼”的意思。
(注:预载文本一般仅包含韩文,故 此只能基于韩文做探讨。)
但在本异想体上线之后,其原文被更改为了“요정 초롱”,也就是我们现在的“妖精提灯”。
我们认为,这样的变革意味着:
- 此异想体的外观或行为模式,灵感确实来源于鮟鱇鱼。
- 官方选择不直接提及鮟鱇鱼本身。
这件事能被视为是对“鮟鱇”的承认。然而,我们不在这里选择将“提灯”翻译为“鮟鱇”的原因是,其原文非常清晰肯定,若我们擅自把“鮟鱇”从幕后拿到台前,似乎反而违背了月计先把“鮟鱇”放回了幕后的做法。
[二] 脑叶公司E.G.O::提灯 堂吉诃德
2024年1月8日公告中,陆生鮟鱇或肉食提灯所对应的E.G.O原文分别是:
- Lobotomy E.G.O::Lantern
- ロボトミーE.G.O::提灯
- 로보토미 E.G.O::초롱
与这明显对应的,是常规E.G.O的“提灯”。提灯E.G.O的原文是:
Lantern | 提灯 | 초롱
其对应异想体“妖精提灯”的原文是:
Faelantern | 妖精提灯 | 요정초롱
在脑叶原作中,E.G.O装备“초롱”被翻译为诱捕幻灯。此译名在尊重了“초롱”原文的基础上,进行了润色。但参考我们面临的以下问题,我们考虑去除润色。请您继续阅读。
我们能看到,这两个E.G.O的本名(注意不是异想体名),都是提灯。但是区别这两个提灯的,是前面的 命名空间,也就是双冒号之前的“脑叶公司E.G.O”。命名空间在月计作品当中的引入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我们建议您先了解命名空间,即Namespace在代码中的意义,就一定能理解月亮计划使用命名空间的原因了。
- “命名空间”的作用,是为了避免命名冲突带来的混淆。它使得不同命名空间中的变量,哪怕变量名称相同,也不会被混淆。
- 我们现在将“提灯”视作变量,将“脑叶公司E.G.O”视为命名空间。
- E.G.O“脑叶公司E.G.O::提灯”的意思是,“提灯”这个变量是“脑叶公司E.G.O”命名空间下的变量,与其他不同命名空间的“提灯”并不是一个东西。
- 而在E.G.O“提灯”前面,则没有写出确切的命名空间。我们可以认为“提灯”处在默认命名空间当中。(没有置于某一具体命名空间下的,即在默认命名空间下)
因此,我们认为月亮计划在此处使用命名空间的原因是:
- 不希望这两个E.G.O被混淆,因此,为异想体是肉食提灯的E.G.O,声明了一个“脑叶公司E.G.O”的命名空间。
- 表达出,这两个E.G.O的名字确实重名。
- 命名空间“脑叶公司E.G.O”和默认命名空间(可能是边狱公司),存在一些差别,且可能在今后的剧情中起到作用。
在这当中,第二点显然对命名具有指导意义。
[三] 结论
我们惊喜于“妖精提灯”还真的和“鮟鱇鱼”有联系,但还是觉得我们不能真的直接采用月计的内部呼号。他们的程序员是自由的,“陆生鮟鱇”的内部呼号甚至还是Bunny呢。
而在E.G.O全名公布之后,我们从命名空间的道理中感受到,这两个E.G.O至少在名字上确实存在一致性。(虽然,我们暂无法确认是否存在“亚种”这样板上钉钉的关系)
结合E.G.O“提灯”的命名,将异想体以同样的理念命名为**“肉食提灯”,能更好表达“现有的多个E.G.O和异想体成体系”的理念,也对未来我们迎接新的设定**扫清了一些障碍。
这件事也再次警醒了耐心和等待的重要性。随着更多的情报被官方放出,我们能够上手的证据肯定也会越来越多。
妖精 精灵
(仅限特定异想体,并非全面更换)
原帖地址:https://paratranz.cn/projects/6860/issues/18462
关于将妖精修改为精灵:
我们将通过三语的“요정”的解释,以及巴士中绅士以及长腿的异想体故事,来说明为什么选用精灵比较理想。
一、关于“요정”,也就是韩文的妖精
在查找namuwiki后,通过机翻理解了一下kr那边对于“요정”的认知。可以总结为:fairy。
namuwiki的内容机翻后的大致表述为:요정是 指东方汉字文化中的超自然存在,而不是人类的动物和物体。韩国的鬼怪、西方的精灵、西游记的孙悟空、九尾狐、日本的猫又等等,都属于요정。在英语中,它被称为 Fairy(仙女),皮克斯(皮克斯)或普莱特(精灵)。
namuwiki上同时也特意说明:在中国,요정只剩下负面意义;在英语中的“fairy”虽然与精灵,在翻译时都被译成요정,因此在韩语中的意思是相同的。
(原文网址:https://namu.wiki/w/%EC%9A%94%EC%A0%95)
요정(妖精)은 동양의 한자권 문화에서는 인간이 아닌 동물, 사물에 인격이 깃들거나 형성된 초자연적인 존재를 지칭한다. 한국의 도깨비, 서양의 엘프, 서유기의 손오공이나 구미호, 일본의 캇파 등등도 모두 요정에 속한다. 영어로는 Fairy(페어리)[1], Pixie(픽시) 또는 Sprite(스프라이트)[2]라고 한다.
서양에서는 주로 유럽의 민화에 나오는 초자연적인 존재로 동화나 판타지 등에 등장하는 종족. 대표적으로 엘프와 페어리가 있다.
중국에서는 위 의미 중 부정적인 것만이 남았기 때문에[4], 중국에 스프라이트를 런칭하려던 코카콜라가 곤욕을 치룬 바 있다.
사실 영어로 Fairy라고 쓰면 엘프와는 전혀 다르지만 동양에서 번역할 때에는 둘 다 요정으로 번역했으므로 한국어로는 같다.
可以推测出요정确实应该直译为妖精,但与国内理解的妖精并不相同。
二、关于“妖精(ようせい)”,也就是日语的“妖精”
在查找kotobank之后,通过我阅读理解了jp对于“ようせい”的认知。可以总结为:fairy。
概括不同词典对于“ようせい”的解释,可以总结出以下的共性:
“ようせい”指的是拥有超自然力量的生灵,其涵盖内容较为广泛,在不同的欧洲传说中有不同的形象。而这一词汇经过童话,艺术作品的加工后得到了美化,在jp那边的认知中也属于中性的词汇。
(仅为概括总结出的共性,网址:https://kotobank.jp/word/%E5%A6%96%E7%B2%BE-145753)
三、关于“fairy”,也就是英文的“妖精”
介于kr和jp对于“妖精”的释义都更偏向于“fairy”,并且对于西幻作品里的“fairy”大家都有一个概念,那么我们也不再反复叙述详细的内容。
四、总结三语对于“妖精”的理解
从我查到的结果可以表明,三语对于“妖精”的解释都是中性,偏贬义。
但在简中环境里,单纯的“妖精”也可以被理解为(尤其是《西游记》中的)妖魔鬼怪,可以说几乎可以认为是贬义词。
所以,仅仅因为读音相同而直接使用“妖精”这个译名,我认为略显不妥。
五、关于月计对于妖精异想体的叙述(包含精灵盛宴)
在此首先明确一点:边狱公司的异想体编号和脑叶公司大概是不同的。
或者说,即使大类相同,下分的细节也是不同的。
脑叶的格式为:X-00-11-y
巴士的格式为:X-00-11-22-y
可见不能完全画等号,也就不能完全通过异想体编号来判断异想体间的关联性。
1.精灵盛宴F-04-83
精灵盛宴的特点:这个异想体的外貌与童话中的小精灵极为相似,它们幼小的身体上生有两对翅膀,它们通常成群行动。
结合图书馆的精灵盛宴,可以概括为:青绿色幻想生物,类似于童话中的精灵,两对翅膀,食肉,具有欺骗性,呵护人类(食物)。
我之所以仍然提出精灵盛宴,是因为其异想体编号与巴士的两位妖精相差不算太远。并且异想体故事可以佐证为什么要使用相对中立美好的“精灵”,而非直呼其为“妖精”。
此外,相同世界观的异想体也并非完全拥有一样的编号,譬如:
F-01-57 小红帽雇佣兵;F-02-58 又大又可能很坏的狼
F-01-87 索求智慧的稻草人;F-05-32 热心的樵夫
(在此插叙一条,稻草人的F-01-87与巴士两位妖精的F-01-XX-XX几乎是一样的了,那也不能说稻草人和妖精就是一系列的吧?)
脑叶中对于精灵盛宴的描述如下(节选):